2021傑出研究獎 line

台灣團體諮商輔導應用成效之後設分析研究
林立中、許瑛玿
銘傳大學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
 
中文摘要
團體諮商輔導為國內常見且重要的心理介入方式。先前系統性研究已發現國內團體在施行上採用的理論取向、團體特徵與介入層面皆相當多元(如許智傑、謝政廷、吳秀碧,2014 。而後設分析的研究發現,團體對成員帶來正向效果(如劉仿桂,2010 。然而當前團體文獻仍有以下限制:(1)近八年來(2013-2020)團體諮商輔導成效研究資料仍付之闕如;(2)在計算整體效果量時,未考量樣本數的影響;(3)採用單一研究中的多重效果量,違反樣本獨立性的假設;(4)未探討不同介入層面間的效果。因此本研究採用後設分析法,以探究近20年來國內團體諮商輔導之應用成效,並補足當前文獻缺口。
 
本研究主要以「諮商團體」、「治療團體」、「團體諮商」、「團體輔導」、「諮詢團體」、「團體領導者」、「團體方案」、「團體效果」、「輔導效果」為關鍵字,在「華藝線上圖書館」與「國家圖書館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兩個資料庫,搜尋2001年1月至2020年8月已發表之期刊論文。共56篇期刊論文符合本研究設定之三項篩選標準:(1)需實際進行諮商或輔導團體;(2)需採取量化研究典範與實徵資料分析,並提供足夠訊息以計算效果量與後續的後設迴歸分析;(3)需有實驗組與控制組。本研究採用適當的統計模型計算此56篇期刊論文的整體效果量,並檢驗這些效果量是否會受某些調節變項(即研究特徵變項)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團體之立即與持續效果量分別為 0.59與 0.45,達統計顯著 (p < 0.05),顯示團體 可顯著提升或改善實驗組成員之立即與持續的外顯行為或心理健康。本研究進一步發現,團體介入層面、團體規模和團體成員的性別與立即效果量達顯著相關;然而只有團體介入層面與持續效果量達顯著相關。本研究就研究發現進行討論,並提出研究與實務上之建議。
 
關鍵字:團體諮商輔導 、後設分析、 效果量
論文全文:


 
低結構團體成員積極參與行為意涵之探索
賴銘祐、王靖寧、羅家玲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
  • 研究目的和目標
團體成員的問題行為是許多團體領導實務與研究關注焦點,文獻大多討論如何去處理成員的抗拒、操弄消極等負向行為(吳秀碧,2017;Kottler,1992;Troter, 2013)。反而在團體較少注意以積極行為參與的成員,但其可能因符合領導者期待,或視為理所當然而被忽視。Jacobs和Harvil(2008)將之視為領導者的「盟友」,吳秀碧(2017)則認為可能是早年成長經驗使然。本研究參考Trotzer(2013)所定義的成員積極參與行為,例如:傾聽和配合、主動提供回饋等。研究目的為:一、了解成員展現積極行為的內在行為意涵。二、成員知覺其他成員對其積極行為的回應與對積極行為的影響。
 
  • 研究設計
研究對象為碩士一年級生,在修習「團體諮商研究課程」課程時參與低結構團體。參考Trotzer(2013)的定義採用立意取樣,邀請三個團體領導者篩選出其認為符合取樣條件的成員共三位,徵得該成員同意後進行每人60-90分鐘半結構面對面訪談。資料採用主題分析法(thematic analysis)整理。為避免和善用與受訪者間的同儕關係,盡量由受訪者確認其本意,在檢核和賦予資料意義時,經由不斷的閱讀與歸納,形成共同主題與反思,降低或避免主觀偏誤。
 
  • 研究發現
結果發現:主要有三個主題:一、成員展現積極行為的動機與個人學習動機、特質有關。二、成員展現積極行為與否受到其他成員的影響。三、展現積極行為所帶來的團體正向氣氛,促使成員願意積極參與團體。次主題為:一、積極行為來自積極的學習動機。二、擔心不夠積極合作的行為會帶來人際負擔。三、因原本個人特質而展現積極行為。四、覺察積極行為對團體互動會構成正向循環作用而為之。五、期待能獲得其他成員的接納與回應。六、覺察到若在團體中展現積極行為較有勇氣表達情感。顯示受訪者的經驗與Yalom(1995)團體療效因子中的利他行為、人際學習因子呼應;受訪者選擇付出的考量因素,類似吳秀碧(2017)的社會交易理論。受訪者覺察展現積極行為替他帶來有效的情緒抒發和學習機會,可能與成員背景條件有關。
 
  • 結論
積極行為對成員個人或團體人際互動有相互循環的影響,可能呈現其內在需求或擔心、期望和特質等,也和知覺當下團體互動和氣氛的影響有關。值得領導實務和訓練的參考:未來研究可從更多樣本或團體類型持續探討。
 
關鍵字:團體諮商、以積極行為參與團體、團體成員
論文全文:
 
團體輔導諮商課程在地教育訓練模式初探:從對話中學習對話
蘇盈儀、姜兆眉
桃園市立壽山高級中等學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中文摘要
身負輔導諮商領域教育訓練之責放眼輔導諮商專業是從西方社會蓬勃發展而來之助人專業,持續反思「過往立於西方專業基礎,現今是否來到發展臺灣在地諮商專業教育訓練模式以培育具備專業知能且敏感於臺灣在地脈絡助人專業工作者的時刻」深信「輔導諮商專業訓練的在地化」是心理諮商專業在地發展之關鍵,當學習者身處專業養成教育的過程,能夠親臨「貼近在地文化脈絡」的學習,方能逐步培養、裝備「具備在地文化脈絡的敏感度」的輔導諮商專業知能。基於筆者近年教學實務的持續反思探問:「如何以臺灣在地的諮商專業教育訓練方式,訓練出有專業知能且敏感於臺灣在地脈絡的助人專業工作者?」相信諮商專業訓練場域,發展「臺灣在地諮商專業教育訓練方式」為其關鍵。
 
輔導諮商是以「關係」為核心、「對話」為主要形式之助人專業,學習者若能體會以「關係」、「對話」為主軸的學習歷程,從身教體會並力行實踐,方能於學識知能之外,亦獲取默會知識的情意學習。是以,團體輔導與諮商課程之教育訓練,教學內容即是團體對話,筆者試圖提出臺灣在地之教育訓練模式,在課程當中,以對話形式營造學習者於課堂學習對話,逐步遷移至帶領團體時催化對話之能力。由於以教學現場為研究場域,研究者本身即為行動者,使用行動研究取向;行動場域為筆者兩年來之團體輔導與諮商課程,就筆者作為教學行動者/研究者/反思者於教學課程之教學設計、課室觀察、教學反思,以及以反思為立基之教學設計調整修正,以呈現本次行動研究之主要發現。筆者初始教學設計首重「觀察」與「描述」之訓練,並搭配課室內團體方案書寫與團體實際操作,以訓練學習者觀察團體動力與歷程;惟觀察到學習者之初始學習狀態仍朝向團體活動帶領,團體歷程催化與停留團體此時此刻之姿態尚待學習,在兩位筆者對話與反思之後,回到各自教學場域,嘗試引入後現代取向之「對話」形式,用於課室教學與團體歷程討論,藉由對話形式架構,深化觀察、描述、與對話之體會、學習,與實際操作。是以,筆者試圖提出「對話式團體輔導諮商教學模式」,也就是多層次之對話圈,包含「教學者學習者」、「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自身」,以及團體實作之「團體內對話」、「團體內圈與外圈之對話」。在多重對話圈交織互動,學習者從定位團體角色(包括:團體諮商學習者、團體帶領者、團體成員、團體觀察者),到角色隨之而來之任務,逐步裝備團體輔導諮商帶領之專業知能。筆者將依據兩年之教學行動反思與實踐,提供團體輔導諮商教學訓練以及相關研究之建議。
 
關鍵詞:團體輔導與諮商、團體輔導諮商教學、後現代取向、對話、諮商教育學
論文全文: